查看 11812018-04-17
新闻来源:华尔街见闻
中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收益越来越吸引海外的“秃鹫”们。
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,私募股权公司 Lone Star 和 PAG 在过去几个月中投资了中国的不良贷款投资组合。这是海外基金首次不与中国本土机构合作,独立介入这一市场。PAG 董事总经理 Jenny Liu 称,此次计划投资5000-6000万美元的不良贷款组合。
PAG(Pacific Alliance Group)也称太盟投资集团,该集团不良资产投资管理团队成立于2009年。2011年,PAG 募集了一支总额8.75亿美元的亚洲不良资产基金。Lone Star 则是一家全球私募股权公司,管理规模超700亿美元,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,已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。
此前美国最大的不良资产投资公司橡树资本来到中国,2013年与四大AMC之一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,从事不良资产投资业务,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,橡树资本目前在大中华区的累计投资已超过60亿美元。另一家公司KKR也于去年和四大AMC中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结盟。
根据美国破产理论专家 Edward Altman 在 2012 年的一份统计,在美国有超过200 家金融机构在不良资产市场上投资,总投资金额约 3500-4000 亿美元。
中国的商业不良贷款余额,据据银监会统计,截至2016年底达到15123亿元,连续20个季度上升。非银行金融机构表外类信贷业务尚未纳入监管统计,但可以预估,潜在不良资产也在迅速增加。
为加速处理不良贷款,在目前四大AMC和地方AMC的体系下,去年10月,银监会又放开了地方AMC的“二胎政策”,陕西、青海、黑龙江、浙江和上海五家机构获批成为地方AMC,民间资金参与十分踊跃。
不过,鼎一投资郑华玲在去年12月《经济参考报》专栏中指出,中国目前不良资产投资的发展还非常不充分。不良资产投资周期比私募股权投资短,对专业度的要求更高。
目前,投资者参与不良资产投资一般包括几种方式:
1 )和四大AMC 在一些项目上共同投资;
2 )作为投资人对专业的不良资产投资基金出资,并获取项目的跟投机会;
3 )国内目前有一些上市公司会参与地方 AMC 公司的发起,通过持牌机构分享地方不良资产投资机会;
4 )一些对冲基金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也会进行部分不良资产投资。
据上海证券报报道,下一步,相关部门将会下发正式文件,成立更多AMC,且各省省联社改革的一大方向有可能是转型为地方AMC。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也将持续扩围。竞争会日趋激烈。